LOGO
  •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英华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校园风光
    • 科学家精...
  • 党建引领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党校工作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主题教育
  • 党政机构
    • 党委工作部
    • 学院办公室
    • 人事处
    • 教务处
    • 学生工作部(团委)
    • 招生办
    • 财务处
    • 后勤管理处
    • 安全工作处
    • 图书馆
    • 工会
  • 系(院、部)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医疗护理系
    • 信息技术系
    • 经济管理系
    • 艺术与建筑系
    • 教育与外语系
    • 公共基础部
  • 人才培养
    • 教务公告
    • 教务动态
    • 实训建设
    • 学历提升
    • 科研管理
    • 规章制度
    • 考务管理
    • 教学成果
    • 教学资源
    • 资料下载
    • 质量报告
    • 院士工作站
  • 招生信息
    • 通知公告
    • 高招快讯
    • 招生咨询
    • 政策咨询
    • 招生章程
    • 招生简章
    • 历年分数线
    • 招生计划
    • 专业介绍
    • 录取查询
  • 就业创业
    • 学工动态
    • 团学活动
    • 事务公告
    • 资助中心
    • 评先评优
    • 规章制度
    • 学子风采
    • 心理健康
    • 创新创业平台
    • 就业指导中心
  • 校内办公
  • 联系方式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政机构 > 人事处 > 教师发展

人事处

  • 人事动态
  • 人才招聘
  • 职称工作
  • 管理制度
  • 下载中心
  • 教师发展
探索|拓展职业教育覆盖领域 布局新兴专业,打造“数字人才”
发表时间:2022-08-30 08:53  编辑:

随着工业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入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紧盯数字技术前沿,加快专业升级改造,布局一批新兴专业,提升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强技术技能人才的数字化核心能力。

“中国职业教育在当今世界形势下开启了新征程,展示了新平台,同时迈入新起点。用数字化转型的思路、理念、方法、路径来研究职业教育的新变化、新方式和新技能,是非常有意义的。”在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用了一连串的“新”为论坛做了开场白。

随着工业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入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紧盯数字技术前沿,加快专业升级改造,布局一批新兴专业,提升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强技术技能人才的数字化核心能力。

以专业目录修订为抓手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同期举行的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设置了多个与“数字化”相关的赛项,瞄准眼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紧缺技术。

“竞赛的题目都来源于产业实际需求,我们把它们拆解成题目,包括公有云的申请、企业内容的迁移上云等。”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刘盛介绍,“学校的课程设置也都是和企业合作制定的,企业需要什么技术,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据了解,《“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

但我国现阶段数字化人才缺口有1100万左右。为此,我国职业教育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使人才培养能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变革所需。

“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大批适应产业需求、具有扎实本领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许建领认为,我国高职院校面向数字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是其主动适应国家经济产业格局变化,为经济社会培养大批新型数字化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举措。

教育部以专业目录修订为抓手,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专业目录的优化加强了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专业的布局,并且对所有的专业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改造。”许建领介绍,当前已有不少的高职院校加快了自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与龙头企业共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学院,进行数字化产业及产业数字化专业群布局,开设数字技术课程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部分老师也开始采用新型数字化手段和教学方法,数字化育人生态初步成型。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积极开展有关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各类活动。一系列会议的召开,为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方向,交流数字化人才培养经验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各地探索创新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省是全国数字化改革的先行地区,近年来浙江省通过建设与应用职教特色资源,打造职业教育特色服务产品,培育一批智慧试点示范院校,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新路径。

深圳近几年致力于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也精准对接区域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建设了一批特色产业学院;同时以项目化课程建设和课程人工智能转型为重点,打造出内容丰富、品质优良的数字化教学体系。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方面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设置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并且在全校进行人工智能的通识教育,带动其他传统专业的转型升级,并通过全方位改造职业教育生态,打造数字经济背景下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许建领介绍,另一方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创建数字化人才培养基地。将企业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转化为人才认证标准,打通专业与职业之间的转化渠道。

据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数字化转型,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毕业生近年来入职世界500强、行业龙头知名企业的比例达到16%,就业率已经超过了98.6%。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也在分层分类产教融合,推动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学校打造了产教科融合新生态。”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王晖介绍,通过共建优势专业与师资队伍,共研专业标准,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共推实习就业与社会服务,推动产业教授进校园、产业资源进专业、产业先进技术进课程、产业实战项目进课堂。

 

来源:科技日报

 


上一篇:观察|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
下一篇:观察|《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

© Copyright 2001-2020 fz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荆港路128号 邮编:350101 电话:0591-62098082 邮箱:478769935@qq.com

闽公网安备35012102550447   闽ICP备2024039322号  网站支持IPv6访问

教师发展

探索|拓展职业教育覆盖领域 布局新兴专业,打造“数字人才”

作者: 时间:2022-08-30 08:53


随着工业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入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紧盯数字技术前沿,加快专业升级改造,布局一批新兴专业,提升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强技术技能人才的数字化核心能力。

“中国职业教育在当今世界形势下开启了新征程,展示了新平台,同时迈入新起点。用数字化转型的思路、理念、方法、路径来研究职业教育的新变化、新方式和新技能,是非常有意义的。”在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用了一连串的“新”为论坛做了开场白。

随着工业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入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紧盯数字技术前沿,加快专业升级改造,布局一批新兴专业,提升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强技术技能人才的数字化核心能力。

以专业目录修订为抓手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同期举行的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设置了多个与“数字化”相关的赛项,瞄准眼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紧缺技术。

“竞赛的题目都来源于产业实际需求,我们把它们拆解成题目,包括公有云的申请、企业内容的迁移上云等。”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刘盛介绍,“学校的课程设置也都是和企业合作制定的,企业需要什么技术,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据了解,《“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

但我国现阶段数字化人才缺口有1100万左右。为此,我国职业教育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使人才培养能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变革所需。

“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大批适应产业需求、具有扎实本领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许建领认为,我国高职院校面向数字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是其主动适应国家经济产业格局变化,为经济社会培养大批新型数字化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举措。

教育部以专业目录修订为抓手,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专业目录的优化加强了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专业的布局,并且对所有的专业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改造。”许建领介绍,当前已有不少的高职院校加快了自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与龙头企业共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学院,进行数字化产业及产业数字化专业群布局,开设数字技术课程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部分老师也开始采用新型数字化手段和教学方法,数字化育人生态初步成型。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积极开展有关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各类活动。一系列会议的召开,为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方向,交流数字化人才培养经验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各地探索创新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省是全国数字化改革的先行地区,近年来浙江省通过建设与应用职教特色资源,打造职业教育特色服务产品,培育一批智慧试点示范院校,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新路径。

深圳近几年致力于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也精准对接区域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建设了一批特色产业学院;同时以项目化课程建设和课程人工智能转型为重点,打造出内容丰富、品质优良的数字化教学体系。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方面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设置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并且在全校进行人工智能的通识教育,带动其他传统专业的转型升级,并通过全方位改造职业教育生态,打造数字经济背景下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许建领介绍,另一方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创建数字化人才培养基地。将企业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转化为人才认证标准,打通专业与职业之间的转化渠道。

据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数字化转型,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毕业生近年来入职世界500强、行业龙头知名企业的比例达到16%,就业率已经超过了98.6%。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也在分层分类产教融合,推动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学校打造了产教科融合新生态。”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王晖介绍,通过共建优势专业与师资队伍,共研专业标准,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共推实习就业与社会服务,推动产业教授进校园、产业资源进专业、产业先进技术进课程、产业实战项目进课堂。

 

来源:科技日报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荆港路128号
邮编:350101 电话:0591-62098082
版权所有 2022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闽ICP备2200298号-1
返回首页

  •    首页
  •    百年英华
  •    党建思政
  •    党政机构
  •    教学科研
  •    教学单位
  •    学生工作
  •    招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