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pyright 2001-2020 fz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荆港路128号 邮编:350101 电话:0591-62098082 邮箱:478769935@qq.com
闽公网安备35012102550447 闽ICP备2024039322号 网站支持IPv6访问
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校村合作,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与服务乡村振兴深度融合。3月31日上午,我院在鹤龄楼804会议室召开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第二次研讨会。会议邀请闽侯县荆溪镇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丹丹,荆溪镇副镇长王若承,埔前村党支部书记郑成林,关中村党支部书记苏友俊,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出席。学院党政领导、各处室、系部负责人及相关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第一副院长陈贞健主持。
陈贞健第一副院长对领导嘉宾及专家学者的莅会表示诚挚的欢迎。他指出,经过前期深入埔前村和关中村的调研,对两村发展有初步了解,双方形成初步合作方案。目前,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借助学院师资力量及专家团队,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整合有效资源,将职业教育融入当地乡村振兴发展,凝聚“振兴”力量,与当地政府共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
会上,教育与外语系主任林俊卿、医疗护理系主任王志红、信息技术系常务副主任吴梨梨、经济管理系常务副主任郑琳、建筑与设计系常务副主任张琳、马克思主义学院主任胡继雄,公共基础部常务副主任蔡开棋,以及参会教师分别结合前期实地调研情况,从农产品设计推广、农村康养产业、电商直播培训、农村义务教育帮扶及乡村党建文化发展等角度,提出在产业、文化、人才等方面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方案,希望立足乡村特色,发掘丰富的乡村资源,赋能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不断与时俱进,让乡村在社会发展大潮中彰显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埔前村党支部书记郑成林和关中村党支部书记苏友俊也结合本村具体情况,对乡村振兴发展提出规划与构想,希望依托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的力量,加快建立现代农村产业运营模式,培养专业电商人才,打造农村特色品牌,形成科学高效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福建师范大学陈祖亮教授、福建江夏学院郭晓红教授、福建工程学院郑一立老师等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分别结合各自领域及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强调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相融合要抓特色、提亮点,丰富乡村振兴科研项目课题,推进产业项目兴旺,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实现教产研学一体化。
荆溪镇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丹丹指出,一是深化校企合作,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专业人才,实现乡村振兴产业的文化属性和可持续性;二是样板先行,以点带面,细化方案,推动项目可实施发展;三是打造精品路线,融合发展新标杆,助推当地文旅融合,以文促旅,以旅促产。
荆溪镇副镇长王若承希望,埔前村和关中村要充分利用学院师资力量和人才队伍,有效整合乡村文旅推介资源,形成文旅推介等项目。
学院董事长江澜对与会来宾和专家学者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她表示,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成立的意义重大,学院应以此为契机,扎实推进专业课题研究,拓展乡村振兴研究课堂。她强调,一是立足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潜力;二是立足文化特色,展示乡村文旅魅力;三是立足课题研究,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学院坚持面向未来、合作共赢、优势互补,为埔前村和关中村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努力把职业教育融入乡村振兴,全力打造好乡村振兴品牌。
© Copyright 2001-2020 fz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荆港路128号 邮编:350101 电话:0591-62098082 邮箱:478769935@qq.com
闽公网安备35012102550447 闽ICP备2024039322号 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