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首页
  • 学院概况
    • 百年英华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校园风光
    • 科学家精...
  • 党建引领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党校工作
    • 学习园地
    • 主题教育
    • 党纪学习教育
    • “三个好”优秀成果展示
  • 党政机构
    • 学院办公室(校友办)
    • 党委工作部
    • 人事处(教师工作部)
    • 教务处
    • 学生工作部(团委)
    • 招生办公室
    • 财务处
    • 后勤管理处
    • 安全工作处
    • 工会
    • 图书馆
  • 系(院、部)
    • 教育与外语系
    • 经济管理系
    • 信息技术系
    • 艺术与建筑系
    • 医疗护理系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公共基础部
  • 人才培养
    • 教务公告
    • 教务动态
    • 实训建设
    • 学历提升
    • 科研管理
    • 考务管理
    • 教学成果
    • 教学资源
    • 资料下载
    • 质量报告
    • 院士工作站
    •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办学能力评价
    • 政策文件
    • 评建通知
    • 迎评动态
    • 他山之石
    • 评建简报
  • 招生信息
    • 通知公告
    • 高招快讯
    • 招生咨询
    • 政策咨询
    • 招生章程
    • 招生简章
    • 历年分数线
    • 招生计划
    • 专业介绍
    • 录取查询
  • 就业创业
    • 学工动态
    • 团学活动
    • 事务公告
    • 资助中心
    • 评先评优
    • 学子风采
    • 心理健康
    • 创新创业平台
    • 就业指导中心
  • 校内办公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政机构 > 党委工作部 > 工作动态

党委工作部

  • 工作动态
  • 主题活动
  • 党务活动
  • 通知公告
  • 党校工作
  • 学习园地
  • 主题教育
  • 党纪学习教育
  • “三个好”优秀成果展示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2025新学期,校园网络安全防护指南
发表时间:2025-09-16 15:00  编辑:

今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当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激昂号角即将奏响,又恰逢新学期学子们朝气蓬勃地重返校园,为全力筑牢校园网络安全的坚实防线,悉心守护师生们的数字生活安全,在此特别发布一份全方位的新学期网络安全防范提示,助力师生们在网络空间里安全遨游、安心成长。

一、计算机防护

软件正版化,远离“数字陷阱”

在下载软件的过程中,一定要认准官方渠道,像是操作系统官网、正规应用商店等。那些非官方渠道的软件,极有可能暗藏恶意程序。一旦不小心下载安装,这些恶意程序轻则会像“隐形拖油瓶”一样,拖慢电脑的运行速度,让你在使用电脑时频繁遭遇卡顿的困扰;重则如同狡猾的“信息窃贼”,会窃取个人信息、重要文件,甚至威胁到你的钱财安全。因此,坚持从官方渠道下载软件,是守护计算机安全的重要开端。

密码“强且变”,保障账户安全

务必摒弃“手机号、生日、123456”这类极易被破解的简单密码。建议采用“字母 + 数字 + 特殊符号”的复杂组合方式来设置密码,这种组合方式能大大增加密码被破解的难度。同时,养成定期更换密码的好习惯,比如每3-6个月更换一次密码,避免因长期使用同一密码,一旦密码泄露,导致多个关联账户“一损俱损”,造成严重的信息安全事故。

防护软件 + 系统更新,双重保障

安装知名品牌的杀毒软件,并开启自动更新功能,让它如同忠诚的“全天候保镖”,时刻守护着电脑不受病毒、恶意软件的侵害。除此之外,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也至关重要。软件开发者通常会在更新中修复之前发现的安全漏洞,及时更新就像是给计算机系统打上了“安全补丁”,能够有效抵御黑客和恶意软件利用这些漏洞发起的攻击。

给重要信息“买保险”

定期将课程资料、毕业设计、个人照片等重要数据备份到 U 盘、移动硬盘或正规云盘。想象一下,若电脑突然遭遇病毒攻击,导致数据丢失,此时一份提前备份的数据就如同“救命稻草”,能让你避免遭受“从头再来”的巨大困扰,确保你的学习和生活不受太大影响。

二、练就网络“火眼金睛”

警惕邮件、链接里的“糖衣炮弹”

当收到陌生邮件时,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先仔细核实发件人的身份。很多诈骗分子会通过伪装成正规机构、熟人等发送邮件,邮件中往往包含带有恶意程序的附件或钓鱼链接。2025年就已经有高校学生因为轻易点击了“虚假学费缴纳链接”,导致学费被诈骗分子转走,这一真实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务必提高警惕,切勿轻易点击陌生邮件中的附件或链接。

个人信息,“一问三不答”

对于要求提供学号、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校园系统密码的陌生来电、弹窗,要坚决果断地拒绝。即便对方自称是“老师”“辅导员”,也不能仅凭其口头表述就轻信。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比如办公室电话、班级群等进行二次确认,不给诈骗分子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在网络环境中,保护好个人信息就是保护好自己的“数字财产”和隐私安全。

真伪网站,“网址细节”见分晓

在登录校园官网、教务系统、缴费平台等重要网站时,一定要仔细检查网址。正规且安全的网址通常以 “https://” 开头,其中的“s”代表加密连接,能够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同时,要确认域名是否为学校官方注册域名,一些诈骗网站会通过模仿正规网站的域名,仅在细微处做改动来迷惑用户,所以仔细核对网址细节是识别真伪网站的关键。

移动设备安全

公共 Wi-Fi,“敏感操作”请回避

在校园食堂、图书馆等公共Wi-Fi环境下,网络安全性往往较低,容易被不法分子“盯梢”。因此,一定要避免进行网购支付、手机银行转账等涉及个人财产安全的敏感操作。一旦在不安全的公共Wi-Fi网络中进行这些操作,你的支付信息、银行账号等重要数据就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造成财产损失。

应用下载,“官方商店”是首选

仅从手机官方应用商店下载 APP,官方应用商店对上架的应用通常会进行严格审核,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应用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切勿安装来历不明的“破解版”“免费会员版”应用,这些应用可能被植入恶意代码,不仅会侵犯软件开发者的版权,还会给你的移动设备带来安全隐患,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设备被控制等问题。

设备加密 + 远程擦除,“双保险”护隐私

为手机、平板设置复杂的锁屏密码或启用指纹/人脸解锁功能,这是保护设备隐私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开启设备自带的 “查找设备”和“远程擦除”功能,一旦设备不慎丢失或被盗,你可以通过远程操作锁定设备,防止他人未经授权访问你的数据;若确认设备无法找回,还能远程擦除设备中的数据,避免个人隐私泄露,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三、校园网络安全

遵守网络规范,不越“红线”

在使用校园网络时,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定的网络使用规定。例如,不得利用校园网络参与违法违规行为,如传播淫秽、暴力、恐怖信息,进行网络赌博,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这些行为不仅会占用宝贵的校园网络资源,影响其他师生的正常使用,更严重的是可能触犯法律,面临严肃的处罚,给自己的学业和未来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主动参与宣传,做安全“传播者”

积极踊跃地参加学校组织的网络安全讲座、技能竞赛、科普展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你可以学习到专业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同时,将自己所学到的网络安全知识分享给身边的同学、老师,让网络安全意识像水中的涟漪一样,不断扩散开来,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数字生态环境,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中学习和工作。
    网络安全并非某个人的孤立责任,也不是某一天的短暂关注,而是需要我们时刻紧绷的“安全之弦”。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来临之际,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个细节抓起,把网络安全意识切实内化为日常习惯,外化为实际行动,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个平安、智慧的校园网络环境,让网络成为我们学习和成长的有力助手,而非潜藏风险的“数字陷阱”。

图片1.png

图片来源:网信安全宣传周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无
下一篇:党纪学习教育|我院经济管理系教师党支部开展“存正心守正道,养正气筑新篇 ”主题党日活动

© Copyright 2001-2020 fz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荆港路128号 邮编:350101 电话:0591-62098082 邮箱:478769935@qq.com

闽公网安备35012102550447   闽ICP备2024039322号  网站支持IPv6访问

工作动态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2025新学期,校园网络安全防护指南

作者: 时间:2025-09-16 15:00


今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当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激昂号角即将奏响,又恰逢新学期学子们朝气蓬勃地重返校园,为全力筑牢校园网络安全的坚实防线,悉心守护师生们的数字生活安全,在此特别发布一份全方位的新学期网络安全防范提示,助力师生们在网络空间里安全遨游、安心成长。

一、计算机防护

软件正版化,远离“数字陷阱”

在下载软件的过程中,一定要认准官方渠道,像是操作系统官网、正规应用商店等。那些非官方渠道的软件,极有可能暗藏恶意程序。一旦不小心下载安装,这些恶意程序轻则会像“隐形拖油瓶”一样,拖慢电脑的运行速度,让你在使用电脑时频繁遭遇卡顿的困扰;重则如同狡猾的“信息窃贼”,会窃取个人信息、重要文件,甚至威胁到你的钱财安全。因此,坚持从官方渠道下载软件,是守护计算机安全的重要开端。

密码“强且变”,保障账户安全

务必摒弃“手机号、生日、123456”这类极易被破解的简单密码。建议采用“字母 + 数字 + 特殊符号”的复杂组合方式来设置密码,这种组合方式能大大增加密码被破解的难度。同时,养成定期更换密码的好习惯,比如每3-6个月更换一次密码,避免因长期使用同一密码,一旦密码泄露,导致多个关联账户“一损俱损”,造成严重的信息安全事故。

防护软件 + 系统更新,双重保障

安装知名品牌的杀毒软件,并开启自动更新功能,让它如同忠诚的“全天候保镖”,时刻守护着电脑不受病毒、恶意软件的侵害。除此之外,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也至关重要。软件开发者通常会在更新中修复之前发现的安全漏洞,及时更新就像是给计算机系统打上了“安全补丁”,能够有效抵御黑客和恶意软件利用这些漏洞发起的攻击。

给重要信息“买保险”

定期将课程资料、毕业设计、个人照片等重要数据备份到 U 盘、移动硬盘或正规云盘。想象一下,若电脑突然遭遇病毒攻击,导致数据丢失,此时一份提前备份的数据就如同“救命稻草”,能让你避免遭受“从头再来”的巨大困扰,确保你的学习和生活不受太大影响。

二、练就网络“火眼金睛”

警惕邮件、链接里的“糖衣炮弹”

当收到陌生邮件时,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先仔细核实发件人的身份。很多诈骗分子会通过伪装成正规机构、熟人等发送邮件,邮件中往往包含带有恶意程序的附件或钓鱼链接。2025年就已经有高校学生因为轻易点击了“虚假学费缴纳链接”,导致学费被诈骗分子转走,这一真实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务必提高警惕,切勿轻易点击陌生邮件中的附件或链接。

个人信息,“一问三不答”

对于要求提供学号、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校园系统密码的陌生来电、弹窗,要坚决果断地拒绝。即便对方自称是“老师”“辅导员”,也不能仅凭其口头表述就轻信。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比如办公室电话、班级群等进行二次确认,不给诈骗分子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在网络环境中,保护好个人信息就是保护好自己的“数字财产”和隐私安全。

真伪网站,“网址细节”见分晓

在登录校园官网、教务系统、缴费平台等重要网站时,一定要仔细检查网址。正规且安全的网址通常以 “https://” 开头,其中的“s”代表加密连接,能够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同时,要确认域名是否为学校官方注册域名,一些诈骗网站会通过模仿正规网站的域名,仅在细微处做改动来迷惑用户,所以仔细核对网址细节是识别真伪网站的关键。

移动设备安全

公共 Wi-Fi,“敏感操作”请回避

在校园食堂、图书馆等公共Wi-Fi环境下,网络安全性往往较低,容易被不法分子“盯梢”。因此,一定要避免进行网购支付、手机银行转账等涉及个人财产安全的敏感操作。一旦在不安全的公共Wi-Fi网络中进行这些操作,你的支付信息、银行账号等重要数据就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造成财产损失。

应用下载,“官方商店”是首选

仅从手机官方应用商店下载 APP,官方应用商店对上架的应用通常会进行严格审核,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应用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切勿安装来历不明的“破解版”“免费会员版”应用,这些应用可能被植入恶意代码,不仅会侵犯软件开发者的版权,还会给你的移动设备带来安全隐患,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设备被控制等问题。

设备加密 + 远程擦除,“双保险”护隐私

为手机、平板设置复杂的锁屏密码或启用指纹/人脸解锁功能,这是保护设备隐私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开启设备自带的 “查找设备”和“远程擦除”功能,一旦设备不慎丢失或被盗,你可以通过远程操作锁定设备,防止他人未经授权访问你的数据;若确认设备无法找回,还能远程擦除设备中的数据,避免个人隐私泄露,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三、校园网络安全

遵守网络规范,不越“红线”

在使用校园网络时,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定的网络使用规定。例如,不得利用校园网络参与违法违规行为,如传播淫秽、暴力、恐怖信息,进行网络赌博,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这些行为不仅会占用宝贵的校园网络资源,影响其他师生的正常使用,更严重的是可能触犯法律,面临严肃的处罚,给自己的学业和未来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主动参与宣传,做安全“传播者”

积极踊跃地参加学校组织的网络安全讲座、技能竞赛、科普展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你可以学习到专业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同时,将自己所学到的网络安全知识分享给身边的同学、老师,让网络安全意识像水中的涟漪一样,不断扩散开来,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数字生态环境,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中学习和工作。
    网络安全并非某个人的孤立责任,也不是某一天的短暂关注,而是需要我们时刻紧绷的“安全之弦”。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来临之际,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个细节抓起,把网络安全意识切实内化为日常习惯,外化为实际行动,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个平安、智慧的校园网络环境,让网络成为我们学习和成长的有力助手,而非潜藏风险的“数字陷阱”。

图片1.png

图片来源:网信安全宣传周微信公众号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荆港路128号
邮编:350101 电话:0591-62098082
版权所有 2022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闽ICP备2200298号-1
返回首页

  •    首页
  •    百年英华
  •    党建思政
  •    党政机构
  •    教学科研
  •    教学单位
  •    学生工作
  •    招生就业